規格: 每尊羅漢 約2*2公分
介紹:
十八羅漢是由十六羅漢演變而成。據師子國慶友尊者《法住記》所載,佛陀臨涅槃時,所囑咐到世間弘揚佛法、利益眾生的是十六羅漢。《法住記》也記載了十六羅漢的姓名。至於演變為十八羅漢的原因來源很多,其中一說指古代中國人認為「9」為吉祥數字,到唐朝以後才在十六羅漢加了兩個尊者,湊成了十八羅漢。另一說推測,後人可能是將慶友尊者與玄奘也當作羅漢。流存至今的最後兩位羅漢,出現原因和身份說法很多,已難以考證。
十八羅漢最後兩位羅漢之釐定,目前仍沒有什麼經典的根據。一般推斷十八羅漢之出目前期,乃根據最早提及十八羅畫像的文獻《東坡文集》和相關畫像。據《東坡文集》描述,北宋蘇軾曾得一幅前蜀簡州金水張玄畫的「十八羅漢圖」,因而題了十八首贊《十八大阿羅漢頌》,但沒有列出十八羅漢的名字。第二次描述見於《東坡文集》續集十,蘇軾於清遠峽寶林寺見貫休畫的「十八阿羅漢圖」,再作詩題贊《自海南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十八大阿羅漢》且標出了羅漢名字。蘇軾所記的第十七和第十八羅漢,分別是慶友尊者(《法住記》作者)和賓頭盧尊者(十六羅漢之一——賓度羅跋羅惰闍的重複)。按蘇軾所見的繪畫作品推斷,畫家所處的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,已出現了十八羅漢之說。
1.降龍羅漢:慶友尊者,傳說曾降伏惡龍。據說曾經降世於一凡人身上,該人就是濟公。
2.坐鹿羅漢:賓羅跋羅多尊者,曾乘鹿入皇宮勸喻國王學佛修行。
3.舉缽羅漢:迦諾迦跋厘隋閣,是一位托化緣的行者。
4.過江羅漢:跋陀羅尊者,過江似蜻蜓點水。
5.伏虎羅漢:賓頭盧尊者,曾降伏過猛虎。
6.靜坐羅漢:諾距羅尊者,又為大力羅漢,因過去乃武士出身,故力大無窮。
7.長眉羅漢:阿氏多尊者,傳說出生時就有兩條長眉。魏晉南北朝的梁武帝,據說是其化身受難。
8.布袋羅漢:因揭陀尊者,常背一布袋笑口常開。又有名稱為布袋和尚。
9.看門羅漢:注茶半托迦尊者,為人盡忠職守。
10.探手羅漢:半托迦尊者,因打坐完常只手舉起伸懶腰,而得此名。
11.沉思羅漢:羅怙羅尊者,佛陀十大弟子中,以密行居首。
12.騎象羅漢:迦理迦尊者,本是一名馴象師。
13.歡喜羅漢:迦諾伐蹉尊者,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辯家。
14.笑獅羅漢:羅弗多尊者,原為獵人,因學佛不再殺生,獅子來謝,故有此名。
15.開心羅漢:戍博迦尊者,曾袒露其心,使人覺知佛於心中。
16.托塔羅漢:蘇頻陀,是佛陀所收最後一名弟子,他因懷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。
17.芭蕉羅漢:伐那婆斯尊者,出家後常在芭蕉樹下修行用功。
18.挖耳羅漢:那迦犀那尊者,以論「耳根清淨」聞名,故稱挖耳羅漢。
【佛珠之妙】
⊙用佛珠來記錄念誦佛號或咒語的數目,約束身心,☆明修行,消除妄念,功德圓滿。
⊙將佛珠戴於手腕上是最常見的,方便隨時取下加持盤念。護身辟邪,靜心寧神,幸運常伴。
⊙開車時可套在檔杆上,佛祖保佑你出行一路平安,堵車的時候取下來在手中盤捏轉動,可避免煩燥、舒緩心情。
⊙通過高僧的開光加持,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
⊙置於家中風水吉位,起到鎮宅化煞辟邪的作用。
⊙可掛在箱包上祈求安全,也是吉祥飾品。
⊙材質具有收藏價值,可永久珍藏,世代相傳。
⊙經常把玩佛珠,使手、腦、心並用,修身養性,有益健康,其樂自得,隨心自在。
⊙人皆有應酬交流,做為禮品贈予親朋,廣結善緣,祈福眾生,弘揚佛法,功德無量。
凡愛戴佛珠的人,是“有善根”的表露,皆應看作是深具善根,無始劫來與佛有緣的人。況且佛陀早有明示:若複有人手持此菩提珠。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。
但能手持隨身。行住坐臥所出言說若善若惡。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。所得功德如念諸佛誦咒無異。獲福無量。
佛珠手鏈戴在手上,就是時時刻刻提醒人們要慈悲,時時刻刻修行,從善去惡。
【注意事項】
商品因攝影和電腦顯色限制,與實物顏色或尺寸若稍有誤差敬請見諒,以實品為準。